




炼焦炉用粘土砖的基本特性
粘土砖是由锻烧后的耐火粘土(熟料)与一部分软塑耐火粘土(融合粘土)经由破碎、混和、挤压成型、干燥、烧制等全过程的制成品。粘土砖的关键矿物质成份为高岭石,即耐火粘土和高岭土,其化学成分为A12O2.2SiO2.2H2O占90%之上,其他为K2O.Na:O.CaO、MgO、TiO2及FeQO2等其它杂物,约占6%~7%。
因为粘土砖具备之上特性,针对当代大容量焦炉而言,粘土砖不适合用在持续高温区域,而主要用于环境温度较低又起伏比较大的区域,如炉门、上升管衬砖、小烟道村砖、炉顶、储热室封墙及格子砖等。因粘土砖原材料来源范围广、生产制造非常容易、成本费用较低,因而一些中小型焦炉,可选用粘土砖砌墙,但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规范环境温度,以避免导致炉顶太早毁坏。
煅烧粘土的煅烧工艺粘土在煅烧过程中
煅烧粘土的煅烧工艺粘土在煅烧过程中由于煅烧温度不同,煅烧产品的物相不同,特性不同,致使应用方向和应用领域也不同。因此,煅烧温度是产生不同粘土产品的关键因素。低温煅烧(600-1000℃),其粘土产品活性高,用于合成分子筛、铝盐及塑料、橡胶的功能性材料。中温煅烧(1000℃-1200℃),其粘土产品白度高、不透明性好,可用于造纸、涂料工业,替代钛作结构性颜料。用于造纸可增加纸涂层孔隙积和松厚度,减少压光时的亮度和不透明度的损失。高温煅烧(1200℃以上),其粘土产品为莫来石、堇青石,用于生产莫来石粒密铸造型砂、耐火材料和特种陶瓷等。根据煅烧温度的不同,可将煅烧粘土分为不完全煅烧粘土和完全煅烧粘土。不完全煅烧粘土:煅烧温度为650-750℃,脱羟基,密度2.4-2.5g/cm3;,可用于造纸填料和涂布。完全煅烧粘土:煅烧温度为1000-1050℃,在电子显微镜下已出现少量莫来石晶体,密度约2.7g/cm3;,白度在90%以上。完全煅烧粘土的良好性对涂布纸,尤其是对低定量涂布纸的生产十分重要,在纸板涂料中其用量也在扩大。
焦炉用黏土与耐火混凝土有什么不同?
砌筑焦炉用的黏土,规定在常温状态具备优良的韧性和可塑性和粘结力,便于工程施工;空气干燥后具备较小的收拢性,避免裂开:在应用环境温度下会造成烧结或固结,有一定的强度,以确保炉体的牢固性和密封性;其耐火度和荷重软化环境温度应大于应用环境温度。炼焦炉用黏土分为硅火泥和粘土火泥,砌筑硅砖时使用硅火泥,砌筑粘土砖时使用粘土火泥,硅光泥是由硅石、废硅砖和融合粘上调配而成的。硅石是关键成份,硅石中SiO2含量越高,耐火度就会越高。添加废硅砖粉是为了更好地改进硅火泥与硅砖的持续高温粘接工作能力,因废硅砖粉与硅砖的澎涨基本一致,能够让砖缝贴靠瓷砖面上。在硅火泥中废硅砖粉含量在20%~30%中间,硅火泥中添加融合粘土,可提升火泥的能加性,减少透气率和缺水率,通常添加量为15%~20%上下。按照SiO,含量的多少可分为持续高温、中温、低温硅火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