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喷雾干燥机-压力喷雾干燥机-闭式循环喷粉造粒塔-实验试料
一、离心喷雾干燥机----设备介绍
喷雾干燥机主要用来对浆料干燥或粉料成型。现有的喷雾干燥机结构,由塔体送风部分、送料部分和收集部分组成。其中,塔体顶部安装有热风分配器和,下端伸出在热风分配器之下。送风部分含有送风机和加热器。加热器含有蒸汽加热器和电加热器,蒸汽加热器的蒸汽进口接蒸汽源,蒸汽加热器的出口与电加热器的进口相连通。采用这种喷雾干燥机对稀土氧化物进行干燥时,由于蒸汽加热时间长,植物提取物干燥机,当蒸汽气压不稳定时影响加热效果,从而导致产品不能按设计要求蒸发、干燥,产品的含水份高,容易黏桶壁,收率低。另外采用蒸汽加热器,由于热蒸汽对电加热器的侵蚀,电加热器的使用寿命受影响,且使用过程中会有少量金属杂质混入塔体内的物料中,干燥机,影响产品的纯度。


二、离心喷雾干燥机----风冷夹套热能回收装置优势
离心喷雾干燥机自动化程度高、具有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适用于溶液、乳液、悬浮液甚至还可以用于具有粘度的液料。喷雾干燥是液体工艺成形和干燥工业中应用的工艺。适用于从溶液、乳液、悬浮液和糊状液体原料中生成粉状、颗粒状固体产品。因此,当成品的颗粒大小分布、残留水份含量、堆积密度和颗粒形状必须符合的标准时,喷雾干燥是一道十分理想的工艺。
在离心喷雾干燥机的干燥塔外通常包覆有风冷夹套,风冷夹套通过风冷后冷空气变成热空气,热空气通常排空,热能没有合理的利用起来,造成热能的损失。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问题,离心喷雾干燥机风冷夹套热能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实现风冷夹套内风冷后的热能循环利用,节约能源,降低生产能耗,减少生产成本。
喷雾干燥机-压力喷雾干燥机-闭式循环喷粉造粒塔-实验试料
喷雾干燥机-压力喷雾干燥机-闭式循环喷粉造粒塔-实验试料
◎喷雾干燥造粒方法是在喷雾干燥时,通过在由袋形或筒 形的耐热性及良好剥离性的多孔质膜形成的喷雾干燥室内,把由喷雾的固体粒子分散溶液(原液),利用从热风导入机构吹入的入 口气体温度(例如,120~ 280X:)的热风,进行瞬间加热干燥,从而 形成干燥的固体粒子所凝聚的粉体(微粉体)。
螺旋藻蛋体由于自重,大部分下沉到喷雾干燥室的底部,通过仅使 含有粉体的粉体气体的干燥排出气体部分穿过构成喷雾干燥室 的上述多孔质膜,从而在喷雾干燥室内获得上述粉体的全量。
◎利用多孔质膜进行的粉体和干燥排出气体的分离,通常利 用把含有粉体的粉体气体穿过构成多孔质膜的纤维的布紋,可仅滤出 其中的粉体,能够分离粒径为0.1pm?数mm的大范围的粉体。
◎喷雾干燥造粒方法是在喷雾造粒时,含氟活性染料干燥机,在保持喷雾 干燥室的容积的状态下,通过将喷雾干燥室的内压控制为大致从0变 成负压、将粉体气体作为回旋流导入喷雾干燥室内,能充分确保干燥 造粒物的滞留时间,即使是比重大的粉体或100ym以上的粗粒, 也能提高干燥造粒物的体积密度,而且不会产生喷雾造粒时的喷雾粒 粘附于干燥室内壁上造成的收获率降低、或由于所粘附的喷雾粒的剥离所产生的异型形状粉的生成。
◎喷雾干燥造粒方法由于在相同成分系的产品中可 在同一干燥室内进行喷雾干燥工序和喷雾造粒工序,所以能够有助于 装置的省空间化及产品的化、高纯度化。

喷雾干燥机-压力喷雾干燥机-闭式循环喷粉造粒塔-实验试料
喷雾干燥机-压力喷雾干燥机-闭式循环喷粉造粒塔-实验试料
一、喷雾干燥机----工艺描述:
药材提取浓缩液经过滤后用螺杆泵送入喷雾干燥机高速旋转离心,在离心力作用下形成细小雾滴;空气经初中过滤器过滤后,在蒸汽加热器中加热至150℃,然后用电加热器加热到190-210℃,在干燥塔内与料液雾化群接触后迅速形成干粉,同时降温80-100℃,干粉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后降温包装。

二、喷雾干燥机----设备要求
2.1、喷雾干燥机干燥塔:结构为立式圆筒、下锥封、上平盖结构;风冷式夹套设计,夹套间隙50mm,物料在侧壁上不停留焦化;不锈钢SUS304材料制作,内表面Ra≤0.4μm,外表面Ra≤0.8μm。
2.2、喷雾干燥机干燥塔检修门应带观察视镜,硅胶条密封手动锁紧,大小以方便人员进出为宜。
2.3、喷雾干燥机塔壁冷却:防止雾化干燥后成形药粉因温度较高或长时间加热干燥烧焦变性,塔壁应有冷却装置,香精香料干燥机,主塔需加保温层隔热。
2.4、防止物料黏壁,下锥体上应有振荡下料器,喷雾干燥机塔内应有吹扫装置。
2.5、经过蒸汽加热及电加热补偿加热的热风加热前必须经过初中三级过滤净化,加热后为过滤;管道应为不锈钢SUS304材料制作。

三、喷雾干燥机----外观及材质要求
3.1、喷雾干燥机任何与物料接触的工作部分和输送管路必须采用SUS/AISI 304不锈钢或其他GMP认可的材质,其余部分采用符合GMP要求的其它材料制成,并提供相关材质证明。
3.2、中药浸膏喷雾干燥机所有和物料直接接触金属部件的内表面抛光粗糙度<0.6微米,并经过钝化处理。设备外表面为抛光的亚光不锈钢本色, 不采用镜面亮光的外表面。
3.3、锅体内壁底部为圆弧过渡,无卫生死角,不会产生物料滞留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