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辊挤压造粒机工艺流程:
辊压造粒工艺共有四个部分组成,叙述如下:
1.原料前处理:贮存、计量、混合
生产前在混合器中还可加入微量元素。为了保障微量元素的颗粒分布均匀,选用高强度的混合器。混合后的物料和返料经斗提机提升后,在双轴桨式混合器中与返料混合,返料是经破碎和筛分后的不合格颗粒,循环物料与新料比约35:65。
2.辊压
适用的原料的粒度、形状、水份含量、塑性、硬度、温度等有一定的要求,进入咬入区的物料需要有良好的流动性,这就要求物料的含水量要低,因为物料含水量高到一定程度,流动性就变差。
物料的硬度或塑性影响挤压过程所需采取的压力。有些物料如:磷酸二铵、尿素,塑性较好,挤压成粒的效果较好;而硫酸钾、硫酸铵、硫酸镁、磷矿粉的塑性较差,挤压效果较差,不易挤压成型,对于不易挤压成型的配料,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可配入适量的粘合剂,尿素、少量的水份能起到粘合剂的作用。
4.成品后处理:抛光修整
在通常情况下,终产品需经过抛光修整。不规则形状的颗粒经磨圆抛圆机将边角等处磨圆。在抛圆过程中产生的细粉通过筛分后循环再造粒。修整时,玉米浆离心喷雾干燥机,一般还要加入防结块剂。
干粉制粒机是利用物料中的结晶水,直接将物料(粉料)脱气、预缩、通过液压作用于压轮挤压成薄片,在经过粉碎系统整粒,分级除尘回收等工艺制成满足客户要求的干颗粒。
根据机械挤压制粒工艺原理,将配置好的,具有一定结晶水的干粉状或微细晶体状原料,挤压成薄片,随后经制粒系统,通过筛网制成所需大小的颗粒。
原料可通过手工或真空上料机加入料斗,经垂直放置的送料螺杆输送和压缩,被推至两挤压辊轮的咬入角;通过水平放置的压辊,将原料挤压成薄片(压辊的速度决定物料在辊压区停留的时间);物料所需的压力通过液压装置线性传送给压辊,垂直排列的压辊可保证物料密度的一致性。根据不同颗粒度要求,设备制粒系统中的筛网目数大小可相互更换。
用于食用制药、食品、化工等行业的干粉制粒需求。
电器工业、机械工业中的铁氧体块滑石、瓷器材料、含油轴承、电磁材料和其它冶金用的颗粒。
化学工业和其它工业的催化剂、化肥、饲料、颜料、化妆品,磨面粉各种洗涤化学药品等颗粒。
一、工艺流程
粉状或块状物料经过输送、混合等单元操作过程,进入不同的干、湿法造粒机,在造粒机的特殊作用下造成圆柱状、球形、三叶草等异形颗粒。根据后续的工艺要求,可选择干燥、筛分、或包装等过程。
二、适用范围:
橡胶助剂、塑料助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食品及食品添加剂及复合肥、矿业产品及冶金行业、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原料及产品。
三、典型应用:
☆5000t/a十二烷基硫酸钠针(球)状造粒技术及成套装置
☆3000t/a橡胶(塑料)助剂造粒成型成套装置
☆2500t/a碳黑造粒成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