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菌株活化
将在-80℃条件下的甘油保藏管保藏的植物乳酸菌以2%接种量接种于液体MRS培养基进行活化,37℃条件下培养14h至对数生长末期,活化三代,收集第三代发酵液。将发酵液于8000rpm/min条件下离心6min收集菌泥,然后用质量分数为0.9%的无菌生理盐水重悬,得到浓缩菌液,接着用琼脂培养基在温度37℃下倾注培养,经计数得到培养液的活菌密度为8.6×109cfu/mL。后,在得到的发酵液中加入芯材,搅匀,得到菌乳液。
二、壁材配制
将玉米麸皮纤维、海藻酸钠和明胶溶解于蒸馏水,配制成的混合溶液,其中玉米麸皮纤维的质量分数为5%、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5%、明胶的质量分数为3.5%,并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得到一种均匀无气泡的粘稠状溶液。
三、微囊制备
在步骤(二)得到的壁材溶液中加入菌乳液,壁材溶液与菌乳液的体积比为1:2,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用微囊发生器喷射该混合液以液滴的方式加入到质量百分含量为5%的CaCO3溶液中,混合液与CaCO3溶液的体积比为1:3混合,搅拌30min,直至完全形成微囊颗粒。
四、二次包膜
称取步骤(二)得到的微囊颗粒2200g,投入流化床中,在40℃条件下预热25min。将纤维素逐步溶解于无水乙醇中,逐步溶于适量的体积含量为30-40%的无水乙醇,不断搅拌,直至溶解,制成包膜液,该包膜液中纤维素的质量百分浓度为8%。抽取包膜液,保持底喷流化床包衣机底喷流量为1.5mL/min,底喷空压0.25MPa,不停喷洒,离心造粒包衣机,直至包膜液喷涂完毕。然后干燥,制得所需的包膜乳酸菌。
赖氨酸流化床沸腾制粒机,黄腐酸钾流化床沸腾制粒机,腐植酸钾流化床沸腾制粒机
动物饲料中被添加特定的氨基酸。到目前为止,用于添加动物饲料的主要是诸如L-赖氨酸、含有78%L-赖氨酸的一氢氯化L-赖氨酸等。由于L-赖氨酸是由发酵过程生产的,为生产它的一氢氯化物,必须首先在精制步骤中将它与粗发酵液中的其它成分分离,然后将其转化为一氢氯化物,然后必须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晶。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作为废物的大量的副产物和制备过程所需的试剂。通常没有必要对动物饲料添加剂进行高程度的提纯,而且,发酵的副产物中通常含有具有营养作用的有价值物质,因而在过去并不缺乏这类的尝试,即免掉精制饲料氨基酸,特别是精制纯的一氢氯化L-赖氨酸这一步,再有就是用更为低廉的办法把粗发酵液转化为固体动物饲料。
通过喷雾干燥法简单地将水从粗发酵液中移走会制成一种粉末状的、极易吸湿的浓缩物,它在短期储存后就会结块,因而不能以这种形态用作动物饲料。

溶剂包衣过程都伴随有包衣溶剂的挥发过程,包衣溶液中可利用包衣材料的浓度通常不高 于30%。近又产生一种新的包衣方法-热烙包衣(hot-melt coating)技术:利用热 熔材料进行热熔包衣,由于不需要溶剂的蒸发,沸腾包衣机,所以操作时间相对较短。在这项技术中包衣 材料以熔融的状态覆盖于底物的表面,因此完全不用使用任何的溶剂。
(1)中药浸膏加工:按常规方法,取中药饮片,用水或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浓 缩,干燥,粉碎,过80目筛备用;
(2)制粒:将浸膏置于顶喷式的流化床包衣机,底喷流化床包衣机,控制雾化压强为1. 5帕,进风温 度为50-55°C,物料温度为45-47°C,以6% (以速率为10. 8g/min喷入)的淀粉浆制粒,形 成游离的小颗粒后,停止制粒,该过程可以增加流动性、颗粒表面的光滑性和粒径的均一;
(3)包衣:安装双层的喷嘴系统作为喷装置,加热包衣材料(55_78°C ),通入热 空气(55-60°C ),包衣机,待包衣材料熔融以后,热空气和物料达到一定的温度(66-78°C ),开始喷 包衣液,当喷完包衣液,停止加热,吹30°C冷风至一定温度(30-35°C ),取出,即得。